学位: |
博士 |
|
职称: |
教授 |
专业: |
自然地理(区域经济) |
|
职务: |
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 |
邮箱: |
dengyulin@tfswufe.edu.cn |
|
地址: |
绵阳校区B6-4室 |
教育背景
1989年,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农学学士
1992年,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学(生态工程),农学硕士
2004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区域经济),理学博士
研究方向
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城乡规划,产权金融
工作履历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在多家企事业单位担任董事长,总经理
教学科研
1992 年至 2008 年期间,先后担任《经济林木育种学》、《森林土壤学》、《林业统计学》、
《旅游专业英语》、《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双语),研究生《高级生态学》(双
语)、《中美草坪》(英语)、《旅游文学欣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经济林繁育、林
业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 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内科研项目 30 个以上;
➢ 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 100 余篇;
➢ 获省科技进步奖 3 项;
➢ 出版学术专著 6 部。
学术成果
(一)获奖情况
[1] 雅安地区板栗核桃生产现状与动态研究 雅安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 第一主研
[2] 雅安地区板栗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川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 主持
[3] 慈竹丰产栽培模式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 第五主研
[4] 森林资源统计与管理软件研制 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 第二主研
[5] 现有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 第十二主研
[6]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工程及环境保育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国家科技部 2000 主研
[7] 纸浆工业竹林集约栽培模式研究 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 第二主研
(二)学术论文
[1] 邓玉林,江心,杨冬生.四川盆地慈竹生物量模型及其在丰产培育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
学报,1993(3)
[2] 邓玉林,江心,杨冬生.四川盆地硬头黄竹生物量模型及其在丰产培育中的应用[J].竹类研
究,1993(3)
[3] 邓玉林,李流恩,陈继红.板栗立地质量划分及立地质量评价.第六次全国森林土壤学术讨论
会论文集(三等奖),1995
[4] 邓玉林,罗承德.四川中高山区森林土壤及利用现状与评价[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2)
[5] 邓玉林,肖千文.核桃产量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2)
[6] 邓玉林.浅丘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2)
[7] 邓玉林,江心,杨冬生.柏木低效防护林改造效益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3)
[8] 邓玉林,李流恩,陈继红.雅安地区板栗生长现状及丰产经营措施[J].四川林业科技,1996(1)
[9] 邓玉林.南江县米仓山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评价[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3)
[10] 邓玉林,周兰英.林业试验设计在经济林实践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6(3)
[11] 邓玉林.江心.杨冬生.替代法在改造林分防护效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
报,1997(1)
[12] 邓玉林.森林生态系统与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四川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1998
[13] 邓玉林,谭明照,陈小中.四川盆地丘陵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初探.四川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学
术讨论会论文集,1998
[14] 邓玉林.板栗丰产栽培技术综述[J].经济林研究,1998(2)
[15] 邓玉林.杜仲幼林生长现状及经营措施[J].经济林研究,1998(4)
[16] 邓玉林.我国西部森林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对策.《优化配置西部资源坚持高效持续发展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17] 陈继红,邓玉林.关于“退耕还林”工程的思考[J].林业科技管理,2001(1)
[18] 邓玉林.论生态农业的内涵与产业尺度[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1)
[19] 邓玉林.都市近郊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尺度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2(2)
[20] 邓玉林.平原山地过渡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模式探讨[J].农村经济,2002(4)
[21] 邓玉林,陈治谏,刘邵权.果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2)4
[22] Deng Yulin, Wang Yukuan, Peng Peihao. The Forest Bio-diversity and Its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in the Plateau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3 (EI)
[23] Deng Yulin, Wang Yukuan. Soil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Converting From Steep
Farming Slopes in Ya’an, Sichua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3 (EI)
[24] Feng Mingyi, Deng Yulin. Grassland Rehabilit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Low
Mountain Area of the Jinshajiang River, China.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3(2) (SCI)
[25] 邓玉林,李春艳,王玉宽.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5)
[26] 王玉宽,邓玉林.对生态屏障概念与价值的认识[J].山地学报,2005(4)
[27] 王玉宽,孙雪峰,邓玉林.关于生态屏障功能与特点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5(4)
[28] Tu Jianjun, Deng Yulin.A Study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and Strategy for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Research 2005(2)
[29] 刘武林,邓玉林.长江上游土壤侵蚀预报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科学,2006(2)
[30] 李春艳,邓玉林,王玉宽等.江河源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生态保护[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6(特刊)
[31] 郑江蓉,邓玉林,李春艳等.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板栗幼树生长的影响[J].西南林学院学
报,2006(6)
[32] 刘武林,邓玉林,李春艳等.长江中上游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
术,2006(3)
[33] 马茂江,李春艳,邓玉林.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6,27(6)
[34] 郭朝霞,邓玉林,王玉宽等.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
报,2007,22(1)
[35] 李春艳,邓玉林,孔祥东等.沱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J].水土保持
学报, 2007,21(2)
[36] 吴辉,邓玉林,李春艳等.我国湿地研究、保护与开发[J].世界林业研究,2007,20(6)
[37] 孔祥东,刘武林,邓玉林等.基于日降雨量计算川北深丘低山区降雨侵蚀力初步研究[J].中国
水土保持,2007(5)
[38] 黄从德,张健,邓玉林等.退耕还林地在植被恢复初期碳储量及分配格局研究[J].水土保持学
报,2007,21(4)
[39] Deng Yulin, Wang Yukuan. Species diversity and its effect on soil property of Kobresia
grassland communities in the plateau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ference 2007 (ISTP)
[40] 邓玉林,孟兆鑫,王玉宽等.岷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及治理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学
报,2008,22(5)
[41] Genetic diversity in wild orchardgrass (Dactylis Glomarata.L) based on AFLP markers,
HEREDITAS 2008 (SCI) (EN)
[42] 孟兆鑫,邓玉林,刘武林.基于 RS 的岷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理与地理
信息科学,2008,24(4)
[43] 孟兆鑫,李春艳,邓玉林.沱江流域生态安全预警及其生态调控对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
报,2009,25(2)
[44] 李春艳,邓玉林.我国流域生态系统退化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9,28(3)
[45] Deng Yulin.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s on Growth and Turf Quality of Kentucky bluegras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Grassland Conference.2009
[46] Deng Yulin.Water Retention Evaluation of Grassland Ecosystem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sian Journal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010(2)
[47] Deng Yulin,etc.Quantifying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Dynamics in the Upper Yangtze
Basin from 1975 to 2000.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grams by Rungsheng Yin, Springer 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New York, 2009:99-112
(三)专著
[1] 王玉宽、邓玉林、彭培好、范建容著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
[2] 陈国阶著《2003 中国山区发展报告》商务出版社,2003(参编)
[3] 邓玉林《岷江、沱江流域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4] 邓玉林《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5] 邓玉林《中国农民培训模式与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 邓玉林等 《宝兴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7] 邓玉林等.《品牌农业与管理》,延边大学出版社,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22